永續治理
利害關係人
利害關係人鑑別
依據AA1000SES 利害關係人參與標準(Stakeholder Engagement Standard)的五個面向: 依賴度、影響力、關注程度、責任和多元觀點進行鑑別,透過開放性討論進行利害關係人鑑別, 依重要性篩選出5 類利害關係人,分別為:投資人( 股東)、員工、合作夥伴、客戶/ 玩家、政府機關等。 針對各利害關係人關注的議題,也透過永續報告書之對應章節進行溝通。本公司已於113年11月11日向董事會報告與利害關係人溝通情形。
重大主題分析
本公司在決定重大主題時係遵循「GRI 1:基礎」與利害關係人進行開放性討論、問卷蒐集或訪談,本公司亦透過人力資源部門、投資者關係、法律和法遵、行銷和銷售、採購和產品開發等單位協助溝通,並參考同業及國內外標竿企業案例,了解利害關係人對不同永續議題的重視程度;更重要的是,考量產業特性,本公司也依循Sustainability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 ( 以下稱”SASB”或”永續會計準則委員會”) 鑑別重大主題。本公司定期鑑別和評估其衝擊,同時與相關利害關係人和專家議合,使本公司能夠在衝擊演變或有新的衝擊產生時積極地鑑別和管理。
Step 1 了解組織脈絡
依據2018年10月SASB發行之行業準則,本公司所屬產業別為「Software & IT Services」,分組鑑別價值鏈上所有活動,確認各項活動在上下游發生的夥伴關係,探討永續性脈絡中的相關議題,鑑別主要利害關係人並調查其關注焦點。隆中報告書永續發展推動小組透過AA 1000 SES:2015 (Account Ability 1000 Stakeholder Engagement Standard:2015)標準中的量化方式,依據所提出之五大原則 (依賴性、責任、 影響力、多元觀點、張力) 鑑別出6個主要利害關係人,分別為:投資人(股東)、員工、合作/商業夥伴、客戶/玩家、媒體、在地居民/社會大眾。
Step 2 辨識實際及潛在衝擊
本公司在整個商業活動和商業關係中鑑別其對經濟、環境和人群(包括其人權)的實際和潛在衝擊。這些衝擊包含正面或負面、短期或長期、蓄意或非蓄意、可逆或不可逆的衝擊。本公司使用多方來源的資訊,包含使用內部資訊、第三方評估、法律審查、反貪腐法遵管理系統、財務稽核、職業安全衛生檢查以及股東文件的資訊進行評估,共鑑別出16個營運活動中,3項具有環境面衝擊,5項活動具社會面衝擊,8項營運活動具公司治理面衝擊。
Step 3 評估衝擊的顯著程度
排定衝擊的優先順序以採取行動是很重要的,評估衝擊的顯著程度包含定量和定性分析。衝擊的顯著程度取決於組織,並受其營運所在的行業及其商業關係等因素影響。依據GRI準則指出,在某些情況下,可能需要公司主觀判定。本公司通常諮詢相關利害關係人和考量商業關係,以評估其衝擊的顯著性,也適時諮詢相關的內部或外部專家。彙整環境、社會、公司治理3個面向衝擊評估結果,回收內外部有效問卷共87份,並透過外部合作夥伴和供應商會議、內部董事會及ESG推動小組會議了解重要利害關係人的意見,讓評估結果更具代表性。
Step 4 排定最顯著衝擊的優先報導順序
本公司永續發展推動小組依據前述步驟,參考GRI主題準則和GRI行業準則中的主題排列報導順序,對於GRI準則未涵蓋的衝擊或主題,則參考其他政府間的官方文件或行業準則,並訂定關注度80以上列為重大主題範疇;同時參考歐盟雙重重大性評估框架,另針對「財務重大性」,亦即以環境、經濟及社會問題對公司內部財務會計報告的影響進行評估,並訂定衝擊程度55 以上主題列入重大範疇。
以經濟、環境和社會的顯著衝擊為X軸,影響利害關係人的評估為Y軸,繪製重大議題矩陣,共篩選出10項關注度與衝擊度高的重大議題,作為本報告書的重大性揭露範疇,我們也依據重大主題的內容,對應出相關GRI 揭露主題於報告書中回應。